视界丨雀巢咖啡在中国推出冷萃产品,冷萃可能要走向更大众的市场了?

百维国际    新闻资讯    视界丨雀巢咖啡在中国推出冷萃产品,冷萃可能要走向更大众的市场了?

这(可能)是国内市场上第一款主流品牌推出的冷萃瓶装咖啡。

1

作者丨董芷菲
来源丨好奇心日报


11 月,雀巢推出了瓶装的冷萃咖啡饮品,三个口味:拿铁、摩卡和冷萃美式无糖。目前已经在上海的罗森便利店上市,在罗森的售价为每瓶 14.9 元。


接下来,雀巢还会把这款产品推到“咖啡市场成熟度比较高”的城市销售,比如北京、广州、深圳,以及一些二线城市。


除了冷萃浓缩液和水,这款产品的配料里面还有速溶咖啡。虽然速溶咖啡(大于等于 0.5%)比冷萃浓缩液(大于等于 2.4%)要少得多。


雀巢并未回答为什么要加入速溶咖啡成分。这可能是出于成本和保质期的考虑。雀巢的这系列冷萃即饮可以在常温下保存,保质期为 9 个月。而一般咖啡馆里出售的自制的冷萃瓶装产品,需要低温冷链,保质期也更短,一般不会超过 3 个月。


近 15 元的价格,是雀巢罐装咖啡的 2 倍,也 2 倍于其他主流瓶装即饮咖啡如可口可乐的乔雅、统一的雅哈、味全的贝纳颂等。这个价格甚至比全家、罗森、和 7-Eleven 里的小杯现制咖啡都略高一点。另外加上冬天到了,热咖啡更加受欢迎,很难说这款产品会有很大竞争力。雀巢并未直接回复为什么在冬天推出冷萃咖啡。


2

这系列新品的瓶身和包装设计比较特别。雀巢给《好奇心日报》的书面回复称:“初衷创意来源于咖啡店中咖啡杯概念”。从宽瓶口、上大下小的设计来看,的确是在向现制咖啡的包装靠拢。但和一般的咖啡纸杯形状不同的是,它有一个明显的分层,让瓶身更好握在手中。


采用这种瓶身设计的产品不多,韩国品牌 acafe la 是另外一个。雀巢称,主视觉的创意来源是欧式咖啡店的黑板+粉笔字的告知牌。


这可能是国内市场上第一款主流品牌推出的冷萃瓶装咖啡。目前市面上冷萃产品大部分是需要自制的咖啡粉包,或者袋装的冷萃咖啡浓缩液,罐装或瓶装的冷萃即饮不多。你能在一些咖啡馆里看到店家自制的瓶装冷萃。但是便利店、超市等零售渠道中的即饮冷萃选择很少。如果有,一般也是进口产品,比如盒马在售的一款 UCC 日本进口的冷萃咖啡。


3

雀巢推出冷萃系列罐装即饮可能是因为冷萃在国内也越来越流行了。在星巴克最新季报(2018 财年第四季度)的分析师会议上,星巴克 CEO Kevin Johnson 谈到在中国一千多家门店铺开的“咖啡融合冰激凌”市场反响不错。该系列有三款产品:阿芙奇朵和两款冰激凌和冷萃融合的饮料。 另外,上海和北京的大多数咖啡馆也会在夏天推出冷萃咖啡,多少也能说明这款产品的接受度在上升。


实际上,冷萃的制作方法(把咖啡粉泡在常温或者冷水中 6 到 20 小时不等)让它很适合制作成即饮咖啡来出售。但冷萃咖啡的制作需要更长的时间,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这可能提高了厂商的成本。


2015 年以前,冷萃咖啡只是一种在独立咖啡馆中流行,但总体还比较小众的制法。直到星巴克在美国推出了冷萃系列,接着,几乎所有其他有咖啡产品的连锁——包括唐恩都乐也都推出了冷萃咖啡。冷水萃取的咖啡液一般酸味会很低,可能还有咖啡的花香,口感更清淡顺滑。对于不喜欢咖啡的酸味的消费者来说,冷萃的接受度可能更高一些。那些觉得咖啡(尤其是深度烘焙的咖啡豆)口味重的消费者来说,或许冷萃能成为一种入门选择。





本文来源

好奇心日报



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


[声明]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 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。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


2018年11月20日 09:55
浏览量:0
收藏